(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河池市宜州区将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科学选点布局、创新教育载体、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主题鲜明、配套完善、串点成线的红色教育精品线路,有力提升党员党性教育实效。
科学布点,将培训基地建起来。充分挖掘、整合党员教育培训资源,以“5+N”模式规范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建设。“5”即有主题特色、有场所设施、有师资队伍、有教学方案、有管理制度;“N”即打造党性教育、乡村产业、基层治理等N类各具特色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累计投入1500万元资金,对合寨村村民自治展示馆、韦江歌故居、合寨先锋讲堂等进行升级改造,高标准打造广西五星级宜州区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清潭村等35个自治区、市级党员教育基地。
灵活方式,将培训效果提起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6期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讲解员专题培训班,培训专职讲解员350人次;通过“党建云”线上培训乡村党员志愿讲解员147人次,实现培训全覆盖。结合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即时性、碎片化特点,依托韦江歌故居、安马乡小隘村四吉坳红军战斗遗址、怀远粤东会馆等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组织摄制《改革先锋—韦焕能》等11部党员教育本土教材;拍摄《大樟树下》《筑路英模韦江歌》等受众面广、鲜活度高的党员教育微视频21个,构建起微信、抖音、视频号等党员教育培训移动矩阵。
整合资源,将特色品牌串起来。以区域性党员培训基地为中心,整合乡镇党员教育师资,联动周边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特色产业集群等现场教学点,打造精品培训课程和特色教学路线。将区域红色地标串点成线,绘制“红色地图”,标注教育基地地理分布、功能特色、开放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各级网络平台推送,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提供便捷菜单。宜州区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积极探索“一引三带三包四收益”联农带农机制,促进桑蚕产业持续增产增效,2022年上坪村桑蚕产业产值达4270万元,带动全村451户养蚕户就业增收,每年接待党员教育培训团队50多个。(梁发山、杨华章)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