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武帝末,巫蛊事①起,吉以故廷尉诏治蛊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古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闲燥处。吉治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谴使者分条中都官②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狱,吉闭门拒使者不内,曰:“皇曾孙在。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狱系者独赖吉得生。后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尊立皇曾孙,是为宣帝。吉为人深厚,不伐善。上大贤之。 ②后五岁,吉为丞相。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③,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好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掾史乃狠,以吉知大体。(选自《汉书•丙吉传》)【注】①巫蛊事:巫蛊是一种加害仇敌的巫术。汉武帝万年因蛊惑之事而怀疑卫太子刘据,后者被迫起兵,后被镇压自杀。②分条中都官:分别通知京师各官府。③殿最:官吏政绩的考核等第。(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吉以故廷尉诏治蛊狱 ②吉闭门拒使者不内(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诏狱系者亡轻重___A.死亡 B.逃亡 C.损失 D.无论②吉为人深厚,不伐善___A.进攻 B.损害 C.夸耀 D.除去(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A.吉以故廷尉诏治蛊狱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B.民斗相杀伤及时相谴归C.恐有所伤害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4)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①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②穰还,以闻,因劾奏吉。(5)根据第①段,丙吉“闭门拒使者”的原因是___A.丙吉治理巫蛊案无果,担心被治罪。B.丙吉惧怕因庇护皇曾孙而被指谋反。C.丙吉认为皇曾孙无罪应保护其安全。D.丙吉认为狱中所有人都无被杀之理。(6)概括宣帝以及掾史对丙吉的看法及其依据。
二、解答
(1)①吉以故廷尉诏治蛊狱:狱,案件;吉因此被廷尉下诏整治巫蛊的案件②吉闭门拒使者不内:内,通“纳”,接纳;丙吉关上门拒绝使者不让他进去;(2)①诏狱系者亡轻重:亡,通“无”,无论;下诏监牢内关押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②吉为人深厚,不伐善:伐,夸耀;丙吉做人深沉厚道,从不夸耀自己的好处;(3)A.吉以故廷尉诏治蛊狱:介词,凭借;丙吉凭借以前廷尉的身份被朝廷下诏整治巫蛊的案件;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况且我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了他的大功绩;B.民斗相杀伤:副词,互相;百姓互相斗殴杀伤;及时相谴归:副词,有称代作用,此处指“我”;及时把我遣送回去;C.两个“所”都是所动结构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地方”恐有所伤害也:恐怕会有伤害百姓生产生活的地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D.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副词,才;部下才佩服,认为丙吉顾全大局;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副词,竟然;浅陋无知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石头来求取真相;故选:C;(4)①以:因为;坐:被判罪;系:关押;整句译为:当时,宣帝出生几个月,因为皇曾孙的身份受卫太子一事的牵连而被治罪关押,丙吉见了很同情他;②闻:使……听闻;因:趁机;劾:弹劾;整句译为:郭穰回宫后,把这件事禀告皇帝(使皇帝听闻这件事),于是(趁机)上奏弹劾丙吉;(5)原文丙吉说“皇曾孙在。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意思是皇曾孙还在牢中,即使是别的人无辜被杀也不行,更何况是皇帝的亲曾孙;A.错误;此事与治理巫蛊案关联不大,他也并不担心治罪;B.错误;原文并未提起这点;C.正确;D.错误;原文说“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主要是指不应该无辜被杀,而不是所有人都没有被杀的道理;(6)“吉为人深厚,不伐善。上大贤之”是宣帝对他的评价;皇帝称赞他做人深沉宽厚,从不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因为宣帝就是当初被丙吉救下的皇曾孙,皇帝说他不夸耀自己,可见丙吉从来不在皇帝面前以恩人自居;“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是掾吏对他的评价;认为丙吉是个顾全大局的人物,评价缘由是丙吉解释自己为何不管道路斗殴,却关心牛喘气,是因为牛喘气关系着气候状况及百姓的收成,而道路斗殴有专门部门处理,自己可以不用亲自处理;答案:(1)①案件;②通“纳”,接纳;(2)①D ②C;(3)C;(4)①当时,宣帝出生几个月,因为皇曾孙的身份受卫太子一事的牵连而被治罪关押,丙吉见了很同情他;②郭穰回宫后,把这件事禀告皇帝(使皇帝听闻这件事),于是(趁机)上奏弹劾丙吉;(5)C;(6)丙吉不夸耀曾救过宣帝的功劳,这使宣帝认为丙吉贤明;丙吉为相后,出巡路上只关心时气失节,不关心群斗死伤事件,(明白为官职分所在)这使掾史认为丙吉识大体。译文: 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武帝末年,一种加害仇敌的巫术兴起,吉凭借以前廷尉的身份被朝廷下诏整治巫蛊的案件。当时,宣帝刚生下几个月,因为皇曾孙的身份而被卫太子用巫蛊害人的事连累判罪关押,丙吉见到了,十分怜悯他,心里又知道太子的事并没有实际证据,更是为曾孙的无辜感到深重的哀怜。于是选了谨慎宽厚的女子,让她保护抚养曾孙,将他放置在安闲干燥的地方。丙吉治理巫蛊害人案件,连续几年没有结果。武帝生病,望气者说长安的监牢里有天子气,于是皇帝派遣使者分别通知京师各官府,下诏监牢内关押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切都杀了。内谒者令郭穰晚上到监牢来,丙吉关上门拒绝使者不让他进去,说:“皇曾孙在牢中,别的人无辜而死尚且不行,更何况皇帝的亲曾孙!”郭穰在门前守到天亮,也不能进门。郭穰回去,把这件事报告给武帝,趁机弹劾丙吉。武帝也清醒过来,说:“这是上天让他这样做的啊!”于是赦免天下,在监牢中被关押的人唯独凭借着丙吉而能够活下来。后来昭帝加班呢过,没有后嗣,大将军霍光尊立皇曾孙,这就是宣帝。丙吉做人深沉厚道,从不夸耀自己的好处。皇帝十分称赞他的贤能。 后来过了五年,丙吉作了丞相,曾经出城,在清理道路时遇到一群人斗殴,死伤的人横卧在道路上,丙吉经过那里却不过问。有部下独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丙吉向前走,遇到人驱赶牛,牛喘气吐出舌头,丙吉让车队停下,让骑马的官吏询问:“赶牛走了几里路了?”部下独自认为丙吉在这两件事上前后处理的不合适。有人因这事讥笑丙吉,丙吉说,“百姓斗殴互相杀伤了,应当禁止防备追赶捉拿这是长安令和京兆尹的职权范围。在岁末报告施行赏罚罢了。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所以这不是我应当在道路上审问处理的。正值春天还不应该太热,担心牛在近处走却因为中暑的缘故喘气,这就是时令节气失调了。恐对百姓生产生活有伤害,因此调查这事。”部下才佩服。认为丙吉顾全大局。三、分析
(1)本题考查实词意义的理解;注意举一反三,多迁移运用;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词性;(2)本题考查实词意义的理解;注意举一反三,多迁移运用;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词性;(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弄懂语法;(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5)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理解文章大意,并注意选项与原文存在差异之处;(6)本题考查在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不同人物的观点和得出观点的论据;理解文章大意,找出题干要求所对应的部分,进行翻译理解即可。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